大学里选到自己不喜欢的专业该怎么坚持下去?

共以下 1 个回答

  • 范师傅 普通 2022年 10月 15日 上午11:03

    很多人都在和我聊一个问题,在大学里面,如果学到了不喜欢的专业那该怎么办?我沉默许久,因为这个问题,我也思考过四年。

    很多人在上大学以前一直抱着一种“老子就是要好好学习考上大学摆脱束缚做自己喜欢的事情”,但上大学以后才发现,人生而自由,却无往而不在枷锁之中。

    大家在面对高中选大学专业的时候,有以下几种情况:

    1. 听从父母的意见和安排,读他们想要自己读的专业

    2. 在几十个专业里选择求职前景最好的专业,如金融,会计, CS等...

    3. 选择自己最喜欢的专业

    这么多年的留学生涯中,80%的中国学生做了前两种选择,选择最后一个的,寥寥无几。真的很少遇到那种,四年之后还对自己当初选择这个专业抱有肯定态度,依旧满怀热情的同学。

    大部分人,上了十几二十年学,最终目的只是想找个工作,让自己生活下去,也许自己根本不喜欢,花四分之一的时间,做一个自己压根不喜欢的事情,只是为了度过之后的六十年,而已。

    我们所有人都如演员一样,在毫无意义的漂泊中欺骗自己,一面怀抱着无尽的理想,另一码又为未来感到仿徨,在这两股力量的拉扯之下,继续这样的生活。

    我很喜欢我现在学的

    可毕业后你想去哪儿卖咖啡?
    当时上大学的时候,小编录取的是最火热的CS专业。众所周知,CS是华人群体里最火热的专业。起薪高,就业好,行业前景风光一片大好。虽然当时我并不知道CS是什么专业,但是所有人都说我拿到了一个好Offer,我也就去了。

    CS的学习没有给我带来一丝一毫的兴趣,反而让我压力重重。Coding 一度成为我最厌恶的事情。每天半夜喝着咖啡疯狂抓头发还是一行码都写不出来,每天都是天亮了才睡,昏昏沉沉,疯狂吃垃圾食品。我大一的每一天都是这么过来的,不和别人交集、每天窝在家里、作业总是拖到最后一秒才交。一度患有抑郁症有了轻生的念头。

    于是,我在大二做了可能是有史以来最大的一个决定,瞒着父母换到了一个文科专业,东亚研究。

    脱离CS之后,我立马遇到了一个问题,找工作。我的确很喜欢我目前的专业,但是,你跟生活谈理想,生活和你谈现实。

    耶鲁大学校长理查德·莱文曾说过:如果一个学生从耶鲁大学毕业后,居然拥有了某种很专业的知识和技能,这是耶鲁教育最大的失败。大学最重要的事情,就是带给你一双看世界的眼睛,让你拥有批判性思维。

    但是在目前功利主义为上的视角下,很多时候,生活和现实逼迫着我们选择面包,而不是理想,不是自己不想选,而是没法选。留学生出国花费几百万,对于一个经济不独立的个体来说,无形之中的压力是巨大的。

    当年和自己系里面一个关系非常好的中国教授聊天,我聊到了想继续在这个文科专业读研的问题。

    教授:”你是真的喜欢这个专业吗?“ 我:“不算是吧,我不是很感兴趣。“
    教授:“你家境怎么样?” 我:“一般吧”
    教授:“那么我觉得你可以考虑一下去哪儿卖咖啡的问题了”
    这很现实,而现实,很骨感。

    学那些乱七八糟的

    你能找到工作吗?

    大部分出国留学的学生肯定都有过留在大学所在的国家的这个想法。大学四年读完,找到一份体面的工作,拿到枫叶卡/绿卡,从此过上幸福美满的生活。而找到体面工作,拿到枫叶卡/绿卡的前提条件是在大学里面学到硬技能。大学里面哪些学科能够学到硬技能?CS,工程,商科,统计... 这也是为什么某些专业中国人扎堆的原因了。

    许多父母一听到自己子女想学历史、文学、艺术,或者心理学、政治学、社会学,就很生气,认为这些“软本事”没任何用,不便于找工作,于是就人为的杜绝自己的子女在读大学的时候选择以上专业。

    “孩子,我是为你好,学这个专业你能找到工作吗?找不到工作以后你拿什么养活自己?”

    很多同学,就是在以上的“求职危机”中,只得选择了那些父母为TA挑的专业。

    至于喜不喜欢这个专业,就不在考虑范围之内了,即使不喜欢,很多时候也只得咬牙走下去,当一天和尚撞一天钟吧。

    动图封面

    0 赞同 0 条回复

# 回答此问题

后才能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