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部分 执行摘要..................................................................................................................................3
第二部分 执行综述..................................................................................................................................7
第一章 公司介绍............................................................................................................................. 7
第二章 产品与服务......................................................................................................................... 9
第三章 市场分析........................................................................................................................... 15
第四章 商业模式描述................................................................................................................... 34
第五章 营销战略........................................................................................................................... 39
第六章 风险与风险管理............................................................................................................... 44
第七章 管理体系........................................................................................................................... 47
第八章 财务分析........................................................................................................................... 58
第三部分 成果附件................................................................................................................................70
附件一:课程体系设计..................................................................................................................70
附件二:教师体系设计................................................................................................................... 74
附件三:“看见春天”课程范例................................................................................................... 76
附件四:“岭南·吾乡”课程范例............................................................................................... 87
附件五:“行知”特色研学教材设计与实例............................................................................... 97
附件六:试点情况......................................................................................................................... 101
附件七:专家顾问指导同意书..................................................................................................... 108
附件八:校外研学实践基地共建协议书..................................................................................... 110
附件九:校企合作概述................................................................................................................. 112
附件十:网校小程序设计............................................................................................................. 116
2广州行知研学有限公司
第一部分 执行摘要
一、企业概括
“行知”企业是面向一至六年级小学生的国学教育项目,致力于以“课堂学
习+研学旅行”的模式传播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以儿童所喜爱的古诗词为切入点,
在诗词背后拓展其他传统文化,等通过研学旅行,让儿童更好地体会与理解所学
知识。并且在企业前期专注于产品研发,包括课程体系设计与教师培训服务,为
学校与其他教育机构提供专业、科学、高效的课程。
二、项目背景
改革开放四十年过去了,开放包容的社会,带来了经济上的繁荣,但也遭受
了来自欧美文化、日韩文化的冲击,网络上已经出现了崇美哈韩之流,并且在少
年儿童认知水平不断提高的情况下,这种现象也在不断的低龄化,其负面影响对
于少年儿童不可估量。我们知道,少年儿童的正确价值观、世界观的塑造离不开
优秀文化的引导,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流传千年,内容丰富,博大精深,是滋养
中华民族的肥沃土壤,学习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我们应对文化冲击、树立文化自
信的必由之路。
然而树立了学习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目标,如何学习却仍是一个老大难的问
题,不少学校、机构致力于向儿童传播优秀文化,却仍然在以生搬硬套、“填鸭
式”教学,教学内容也局限于儒家经典,不符合儿童的心理需求,反而适得其反。
另外,经济的不断增长激起了我国的旅游热潮,不少家庭在假期都增加了旅
行的需求,对于旅游的质量要求也在不断提高。国家也在不断推进教育与旅行相
结合,以更好的促进素质教育与第三产业的发展,《国民休闲旅游纲要》中明确
提出:“逐步推行中小学生研学旅行”,“鼓励学校组织学生进行寓教于游的课
外实践活动,健全学校旅游责任保险制度”。《关于促进旅游业改革发展的若干
意见》中首次明确了“研学旅行”要纳入中小学生日常教育范畴。但是,让研学
旅行纳入教育体系对于学生来说是件幸事,但也对学校对于研学旅行这一板块的
研发能力提出了高要求。
3广州行知研学有限公司
4
三、项目形式
本企业前期仅负责产品研发,包括课程体系设计与教师培训服务,商业利益
主要通过将产品售卖给承包企业或承包学校实现。后期(
6-10 年)积累较充足
的资金与品牌效力后将自主招生,打造强效力的研学品牌。
四、市场与客户
目前当下社会,小学生基数大,教育市场需求仍然旺盛,国学教育需求较大,
但存在理论化较强的缺点,存在实践供给缺口,“理论+实践”教育模式具有广
阔空间。
面对客户为:市内、省内小学以及针对小学阶段儿童的培训机构或学校。
五、产品与服务
(一)课程体系
1.课程理念
习中国之诗词,会自然之理趣,感文史之魅力
2.授课对象
对古诗词感兴趣的小学阶段的学生(
6-12 岁)
3.课程内容
(
1)分级
按照小学生教材能力目标要求将课程分为两个阶段:启蒙班和提高班,通过
入学测试衡量孩子的认知水平而分班。广州行知研学有限公司
(
2)分期
根据研学时间的长短,课程分为短期与长期,长期课程开设在寒暑假,时间
为半个月,前期理论引导为三天,每天上一次课,研学长度大概为 1-2 周;短期
课程开设非假期的周末,约三次课,前期理论引导两节课,研学长度为 1-2 天;
研学结束后一节课总结。
(
3)分类
课程体系包括自然理趣、文史魅力两个部分,以小学语文课本中的诗词为基
点,延伸与拓展至中国其他诗词,并讲解诗词中蕴含的地理知识和文史知识,在
知识的教授中注重引导学生的自主探究能力的提升与良好品德的培养。课程中运
用多种儿童易于接受的方式教学,包括研学旅行、字源教学法、吟诵、手工制作
等。
课程研学旅行部分融入对省内、市内的非遗文化的介绍与展示。
(详见附件 1:课程体系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