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以下 1 个回答

  • 范师傅 普通 2022年 10月 18日 下午5:39

    1.性格
    大学阶段,其实你的性格还在养成阶段,但有些东西是定的,那就是你对数字的敏感性,你属于外向还是内向,你喜不喜欢和人打交道,和陌生人能否很快搭讪,面对困难的能力如何。
    这些因素都很重要,如果你本身对于数字不敏感,又很喜欢和人打交道,那你去做会计和坐牢一样,这时候你考了再多证书也没用,因为当你耐着性子工作了 5-6 年后,你会发觉你的职位升不上去,原因就在于你处理数字处理账务报表就很累了,再要考虑你的未来你根本就没时间。
    所以说,先考虑下自己的性格,财务/会计也就是你本专业需要的人是对于数字敏感,有出色的沟通能力并且善于挖掘数字背后东西,就像侦探一样把表面数据背后的东西拼凑起来。
    2.家庭条件以及其他
    答主从来不打拳,但是也要说一点,如果你是男孩子,家里条件很一般的话,财务/会计这条路线答主是比较不推荐的,因为财务是需要「熬」的,也因为这样,你组建自己的家庭的时间大概率会延后,这时候答主其实推荐的是审计路线,累确实累,但如果本身学校一般的情况下,好歹能有不错的收入。
    相同的,女孩子家里条件一般,想奋斗的,也可以选择审计路线,但建议是大学就开始跑步,健身,以应对后续的熬夜加班,但如果家里条件还不错,就想图个安稳,那么财务/会计路线就很适合。
    在选择路线的时候,性别也是个重要的因素,根据自己家庭条件和自身情况进行判定。
    明确了自己的基本盘之后,你就要开始做排除法了,会计是你的专业,你先要对财务/会计行业有个大致的了解。
    即,会计,财务,审计,咨询,评估等核心和周边的行业你要有所了解,怎么去了解呢?
    首先是通过网络平台,大致了解各行业的情况,然后如果有学长学姐本身在这个行业,也可以去主动了解情况,这属于第一步的信息了解。
    在信息了解之后,选出几个你感兴趣的领域,开始投递简历争取实习机会,在实习过程中,重点了解部门架构,分工,日常工作,和职业发展路线,这时候开始就要做排除法了。
    当你在某些特定领域遇到贵人或者觉得特别适合你之后,再开始考证,切记切记,你的时间和精力是有限的的,不要去考一大堆证书,而是要根据你所选定的行业对于证书的要求再去考。
    比如说你决定要做财务行业,那么初级必考,临近毕业的时候 CPA 也要准备起来,尤其是 CPA,这是一个持久战,是能证明你能力,知识的大集成证书,是能够给你后续做职业背书的。
    给你列个时间表:
    大一:好好读书,同时,开始初步进行信息收集,初步了解行业
    大二:好好读书,如有实习可以开始做起来,但千万不要限于财务会计行业,人事、销售、市场你一样可以做,说不定你的天赋就在这一块
    大三:不断实习,各行业都去了解一下,大三结束前,确定大致行业并且开始准备证书
    大四:继续实习,且考试准备考证
    如果你是准备走财务/会计路线,那么大学毕业前,建议是初级一定要出来,有余力的话,大二大三可以考个 CMA 或 ACCA,大四开始全力准备 CPA。
    总的来说,在你考证书之前,千万千万要对这个行业有所了解,再决定考什么证书,考一大堆证书并不说明你的能力强,反而说明你定位不清晰,摈弃「证多就牛逼」的学生思维,好好考虑自己的路。
    怎么走,人的一辈子,能找到属于自己的路,就是人生最大的幸福了。

    0 赞同 0 条回复

# 回答此问题

后才能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