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一站,济南! | 向创意致敬!“新时代・锡生活”2025 创意设计大赛

为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推动济南市非物质文化遗产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切实发挥济南非遗高校联盟资源优势,济南市文化馆(济南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联合“青春·守护”济南非遗高校联盟成员单位,拟于近期组织开展“新时代·锡生活”2025创意设计大赛,助力锡雕技艺融入现代生活。具体事宜如下:
指导单位:
济南市文化和旅游局
主办单位:
大众网
济南市文化和旅游联合会
济南非遗高校联盟
济南市文化馆(济南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
支持单位:
山东艺术学院
山东工艺美术学院
山东女子学院
齐鲁工业大学(山东省科学院)
山东管理学院
山东商业职业技术学院
山东文化艺术职业学院
大赛主题
青春匠心·焕新非遗
征集时间
即日起至2025年12月7日
初评时间
2025年12月12日
终评时间
2025年12月19日
展示时间
2025年12月23日至2026年5月31日
大赛内容
本次大赛以传承传播非物质文化遗产为主旨,鼓励锡雕创新创意,推动锡雕融入现代生活,共设置锡雕工艺创新、创意设计两个组别。
(一)工艺创新组
要求参赛者创新锡雕传统工艺,推陈出新,主动将现代设计理念和科技手段融入传统工艺当中,创作出兼具现代美感又不失传统韵味的锡雕工艺品,需以作品实物参加终评、展示。
(二)创意设计组
要求参赛者开发与现代生活息息相关的锡雕文化创意产品,包括但不限于文博文创产品、创意礼品、家具用品等,可以设计制作的实物或相关设计图片、视频等多种形式参加终评、展示。
大赛要求
(一)本次大赛面向全社会广泛征集作品,全国锡雕项目传承人、从业者、爱好者,各高校艺术设计类专业师生,与锡雕设计相关的各类企事业单位工作人员等均可报名,可以单位、个人或团队形式参赛。本次大赛无需缴纳任何费用。
(二)参赛者需确保参赛作品的原创性,本人是参赛作品的合法拥有者。凡被认定为抄袭或侵犯第三方合法权益问题的作品,将自动失去参赛资格。
(三)每位参赛者限报送作品两件(组),设计理念相近、题材雷同或相互关联的多件作品将被认定为一组。
(四)初赛报名,每件(套)参赛产品需提供设计效果图或实物展示图,单幅要求横向分辨率1800以上,JPEG格式,6寸数码彩色照片,大小在5M以内。作品版面上应包含以下内容:作品名称、整体效果图、局部效果图、设计说明。
投稿作品格式为:组别+作品名称。如:工艺创新组+作品名称、创意设计组+作品名称。
(五)在其他赛事中已获得市级以上奖励的相关作品,请附获奖证书等相关信息,本次大赛不再给予奖次评定,将此类作品作为特邀作品参展,并颁发特邀作品参展证书。
(六)作品设计可以借助AI工具,要有核心立意与创意表达,需立足实际,融入独特思考。既要有清晰的逻辑架构,也要在理念、形式或应用场景上实现突破创新,避免沦为AI工具的简单复刻。对于兼具思想深度、创新价值与落地潜力的优秀作品,主办方可以转化为具备社会价值与商业潜力的实体成果。
(七)获奖作品将在济南市文化馆及驻济高校开展巡展。
奖项设置
征稿结束后,大赛组委会将组织专家对报送作品进行初评,评出约100件(组)作品进入终评环节。终评环节,大赛组委会将分两个组别共评出一等奖6个,二等奖10个,三等奖20个,优秀奖若干,并颁发获奖证书、奖杯、奖品。经参赛人同意,获奖作品将会被承办方有偿收藏,并颁发收藏证书。
注意事项
(一)参赛者不得侵犯任何他人的任何版权或肖像权、隐私权等其他合法权益。如造成第三方之权益损失,参赛者需自行承担全部法律责任。凡涉嫌抄袭或其他侵权问题的作品,将自动失去参赛资格;若已评定获奖,则收回已授奖项并公告。如造成主办方、承办方及其他方损失,参赛者需自行承担全部法律责任。
(二)对于获奖作品,主办方有优先使用推广的权利,主办单位将依照有关程序与获奖者及有关方签署使用推广协议。
(三)参赛者及其参赛时所在单位可以自行、免费、非商业性使用参赛作品。如需进行商用或授权他人使用,须征得主办方书面同意。
(四)对于本次活动的有关细节问题,主办方拥有最终解释权。
联系方式
联系人:刘老师、谷老师
电话:0531—81602202
邮箱:jnfybhzx@126.com
长按识别二维码下载附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