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6年第三届当代摄影奖

在全球化与数字化的浪潮中,当代人的生活图景正以前所未有的速度变迁、叠加与交融。“故乡”这一承载了无数情感与记忆的古老容器,其边界日益模糊,内涵却愈发复杂。它不再仅仅是一个地理坐标,更演变为一种情感的投射、一段记忆的拼图、一个在回望中被不断重构的“精神原乡”。核心理念:以影像重构当代人的乡愁叙事,通过多重维度解构“故乡”符号,实现艺术表达与社会价值的共振。

点击查看官网

手机扫码参赛

01大赛背景

2026年第三届当代摄影奖当代设计师协会上海艺夯艺术设计中心共同举办秋季赛以 「月是故乡明」为主题,旨在召唤全国的影像创作者,以镜头为笔,以光影为墨,共同开启一场关于“故乡”的深度叙事。大赛鼓励运用多元影像语言,超越传统纪实,解构并重塑关于故乡的记忆与符号,从而构建属于当代的乡愁叙事,实现艺术表达与文化寻根的深层共振。 

02组织机构

指导单位当代设计师协会

主办单位:上海艺夯艺术设计中心

承办单位当代摄影奖组委会创赛云·竞赛服务平台 

03参赛要求

大赛分为专业组、非专业组。

面向全国摄影师及摄影爱好者,年龄、职业均不设限,参赛作品由个人通过大赛参赛系统报名投稿。

专业组参赛对象为摄影专业和涉及影视摄影与制作专业的相关人士;非专业组参赛对象为除专业组参赛对象以外的个人。 

04大赛赛道及投稿要求

本届大赛设置3赛道:“故乡”&“自由主题”&公益赛道

每个主题设置2个类别:纪录类、艺术创作类。

  1. 纪录类:作品必须拍摄于真实发生的社会生活现场,不得进行导演、摆拍或干涉被摄对象。
  2. 艺术创作类:包括以追求艺术效果为目标、注重作者主观情感表达的艺术摄影,也包含推介商品、服务理念或消费方式的商业摄影。此类作品允许进行充分的艺术化后期处理,包括数码合成、AIGC等技术

 

)“故乡”主题赛道征稿规则

投稿作品需体现“故乡”的主题含义,鼓励创作者重构等一切可能的影像语言,去解构那些关于故乡的符号——一口老井、一段乡音、一种食物、一个熟悉的背影。期待看到,摄影作为一种强大的媒介,不仅定格“所见”,更显影“所感”、构筑“所思”,从而重构出属于这个时代的、个性化的乡愁史诗。

彩色、黑白作品均可,主题鲜明,内容健康向上。分为纪录类、艺术创作类两个类别,投稿者可以分别投稿。

 

)“自由主题”赛道征稿规则

投稿作品题材不限,彩色、黑白作品均可。请确保作品不涉及违法、违规内容分为纪录类、艺术创作类两个类别,投稿者可以分别投稿。

 

公益赛道征稿规则

本赛道将艺术创作与社会公益相结合,旨在用影像传递温暖与力量。参赛者的每一次投稿,都是一次直接的公益行动,共同汇聚爱心,展现摄影艺术的社会责任感。

1、参与机制

投稿即捐赠:参赛者提交每件作品时,需支付1元人民币作为公益支持。

资金流向:所有投稿费用将由大赛组委会统一代收,并全额捐赠给合作的公益基金会,用于指定的公益项目。

流程公开:本次活动的全部捐款金额及最终流向,将在赛事结束后通过官方平台进行公示,接受社会监督,确保过程的公开与透明。

 

2、投稿安排

公益赛道将以系列主题的形式分期进行,主题与时间安排如下:

 

期数 征稿主题 征稿时间 获奖公示
第一期 我和我的祖国 2025.10.1-2025.11.13 2025.11.26
第二期 灯火团圆,新年新愿 2025.11.14-2026.1.30 2026.2.5
第三期 立春,新生的希望 2026.1.31-2026.3.15 2026.3.31
第四期 生态 · 绿色未来 2026.3.15-2026.4.30 2026.5.10

 

3、投稿要求

主题契合:作品必须紧扣当期的征稿主题进行创作。

内容要求:作品内容积极、健康,传递正能量,符合公序良俗。

原创性与版权:作品必须为投稿人原创,并保证不侵犯任何第三方的合法权益。

技术规格:彩色、黑白作品均可,单幅、组照不限。文件格式应为JPG,单张文件大小建议在2MB-5MB之间。

每期仅有一次投稿机会,提交作品时请仔细检查填写信息。 

(四)作品提交规则

 

1、格式与尺寸:

作品文件应为JPG格式。

建议作品尺寸短边不低于800像素,以保证清晰的展示效果单张图片大小不超过20M,投稿每组作品不超过6张。

2、所有参赛作品均须提交200字以内的创作阐释及说明(创作阐释及说明中不得出现作者的相关信息)。 

3、每位参赛者可投多件作品,单幅、组照均可(纪录类组照应由1-6张单幅图片组成、艺术创作类组照应由1-4张单幅图片组成),组照按1件计算。

4、每件作品作者署名仅限1位,指导教师仅限1位。作品画面上不得出现学校名称和作者,指导教师,姓名等个人信息,也不得添加水印,否则将取消参赛资格。每件作品仅可参加一个组别中的一个类别的比赛,在不同组别、类别中重复参赛的作品一经发现将被取消参赛资格。 

5、本次竞赛需个人通过参赛系统投稿(特殊情况与组委会联系)。 

 

05竞赛日程

秋季赛

截稿时间:即日起开始征稿202611523:59截稿

评审时间:20262112:00前完成评选公示获奖名单。

春季赛

截稿时间:2026116202643023:59截稿。

评审时间:202651512:00前完成评选公示获奖名单。

获奖作品线上展览:20266月中旬(待定)。

06奖项设置

大赛三个赛道、各组别,分别设立:特等奖、金、银、铜奖以及入选奖、优秀指导教师奖。

1.特等奖10名:奖金1000元、获奖证书、《当代艺术年鉴》杂志收录函(电子版)

2.金奖5%:获奖证书《当代艺术年鉴》杂志收录函(电子版)

3.银奖10%:获奖证书《当代艺术年鉴》杂志收录函(电子版)

4.铜奖15%:获奖证书《当代艺术年鉴》杂志收录函(电子版)

5.入选奖40%:获奖证书

6.优秀指导教师奖(凡指导获奖作品大于5组):荣誉证书 

7.公益赛道排行榜特别奖项:每期积分排行榜,前3可获得公益大使纸质证书,前10名可加3h志愿服务时长

07作品评选

由当代设计师协会聘请摄影协会成员,影像学者研究者、艺术批评家、高校专业老师等组成的专家评委会

创意与表现力:作品在构图、用光、色彩等方面展现的独特视角和艺术感染力。

技术水平:作品在曝光、对焦、后期等摄影技术层面的娴熟程度。

评选流程:比赛评选可大致分为初审(不公示)和终审两个阶段,确保评选的公正与专业

 

08投稿须知

投稿者应保证其为所投送作品的作者,并对该作品的整体及局部均拥有独立、完整、明确、无争议的著作权;

投稿者还应保证其所投送的作品不侵犯第三人的包括著作权、肖像权、名誉权、隐私权等在内的合法权益。对于违反各个摄影类别通行标准和基本规范,足以妨害公序良俗的作品及行为,一经发现将立即取消参赛资格。“妨害公序良俗的作品及行为”包括但不限于可能严重误导公众认知、具有欺诈性质等一切违反法律、道德、公共秩序或善良风俗的情形。若有知识产权、名誉权、隐私权、肖像权纠纷或争议,其法律责任由投稿者自行负责,与大赛主办方无关。 

本次摄影大赛活动主题赛道及自由赛道每组作品收费人民币¥30.00,主要用于作品的评审等活动费用,不包含纸质证书及快递费用。所有作品不退稿,请参赛者自行备份。 

对于所有入选作品,主办、承办方有权在著作权存续期内,以复制、发行、展览、放映、信息网络传播等方式用于与主承办方宣传相关的展示,不予支付稿酬。 

作品获奖结果将在公众号(或网站上)进行刊登、公告。 

本征稿启事解释权属于主办单位。凡参赛者,即视为其已同意本征稿启事之所有规定。

在全球化与数字化的浪潮中,当代人的生活图景正以前所未有的速度变迁、叠加与交融。“故乡”这一承载了无数情感与记忆的古老容器,其边界日益模糊,内涵却愈发复杂。它不再仅仅是一个地理坐标,更演变为一种情感的投射、一段记忆的拼图、一个在回望中被不断重构的“精神原乡”。核心理念:以影像重构当代人的乡愁叙事,通过多重维度解构“故乡”符号,实现艺术表达与社会价值的共振。

 

01大赛背景

2026年第三届当代摄影奖当代设计师协会上海艺夯艺术设计中心共同举办秋季赛以 「月是故乡明」为主题,旨在召唤全国的影像创作者,以镜头为笔,以光影为墨,共同开启一场关于“故乡”的深度叙事。大赛鼓励运用多元影像语言,超越传统纪实,解构并重塑关于故乡的记忆与符号,从而构建属于当代的乡愁叙事,实现艺术表达与文化寻根的深层共振。 

02组织机构

指导单位当代设计师协会

主办单位:上海艺夯艺术设计中心

承办单位当代摄影奖组委会创赛云·竞赛服务平台 

03参赛要求

大赛分为专业组、非专业组。

面向全国摄影师及摄影爱好者,年龄、职业均不设限,参赛作品由个人通过大赛参赛系统报名投稿。

专业组参赛对象为摄影专业和涉及影视摄影与制作专业的相关人士;非专业组参赛对象为除专业组参赛对象以外的个人。 

04大赛赛道及投稿要求

本届大赛设置3赛道:“故乡”&“自由主题”&公益赛道

每个主题设置2个类别:纪录类、艺术创作类。

  1. 纪录类:作品必须拍摄于真实发生的社会生活现场,不得进行导演、摆拍或干涉被摄对象。
  2. 艺术创作类:包括以追求艺术效果为目标、注重作者主观情感表达的艺术摄影,也包含推介商品、服务理念或消费方式的商业摄影。此类作品允许进行充分的艺术化后期处理,包括数码合成、AIGC等技术

 

)“故乡”主题赛道征稿规则

投稿作品需体现“故乡”的主题含义,鼓励创作者重构等一切可能的影像语言,去解构那些关于故乡的符号——一口老井、一段乡音、一种食物、一个熟悉的背影。期待看到,摄影作为一种强大的媒介,不仅定格“所见”,更显影“所感”、构筑“所思”,从而重构出属于这个时代的、个性化的乡愁史诗。

彩色、黑白作品均可,主题鲜明,内容健康向上。分为纪录类、艺术创作类两个类别,投稿者可以分别投稿。

 

)“自由主题”赛道征稿规则

投稿作品题材不限,彩色、黑白作品均可。请确保作品不涉及违法、违规内容分为纪录类、艺术创作类两个类别,投稿者可以分别投稿。

 

公益赛道征稿规则

本赛道将艺术创作与社会公益相结合,旨在用影像传递温暖与力量。参赛者的每一次投稿,都是一次直接的公益行动,共同汇聚爱心,展现摄影艺术的社会责任感。

1、参与机制

投稿即捐赠:参赛者提交每件作品时,需支付1元人民币作为公益支持。

资金流向:所有投稿费用将由大赛组委会统一代收,并全额捐赠给合作的公益基金会,用于指定的公益项目。

流程公开:本次活动的全部捐款金额及最终流向,将在赛事结束后通过官方平台进行公示,接受社会监督,确保过程的公开与透明。

 

2、投稿安排

公益赛道将以系列主题的形式分期进行,主题与时间安排如下:

 

期数 征稿主题 征稿时间 获奖公示
第一期 我和我的祖国 2025.10.1-2025.11.13 2025.11.26
第二期 灯火团圆,新年新愿 2025.11.14-2026.1.30 2026.2.5
第三期 立春,新生的希望 2026.1.31-2026.3.15 2026.3.31
第四期 生态 · 绿色未来 2026.3.15-2026.4.30 2026.5.10

 

3、投稿要求

主题契合:作品必须紧扣当期的征稿主题进行创作。

内容要求:作品内容积极、健康,传递正能量,符合公序良俗。

原创性与版权:作品必须为投稿人原创,并保证不侵犯任何第三方的合法权益。

技术规格:彩色、黑白作品均可,单幅、组照不限。文件格式应为JPG,单张文件大小建议在2MB-5MB之间。

每期仅有一次投稿机会,提交作品时请仔细检查填写信息。 

(四)作品提交规则

 

1、格式与尺寸:

作品文件应为JPG格式。

建议作品尺寸短边不低于800像素,以保证清晰的展示效果单张图片大小不超过20M,投稿每组作品不超过6张。

2、所有参赛作品均须提交200字以内的创作阐释及说明(创作阐释及说明中不得出现作者的相关信息)。 

3、每位参赛者可投多件作品,单幅、组照均可(纪录类组照应由1-6张单幅图片组成、艺术创作类组照应由1-4张单幅图片组成),组照按1件计算。

4、每件作品作者署名仅限1位,指导教师仅限1位。作品画面上不得出现学校名称和作者,指导教师,姓名等个人信息,也不得添加水印,否则将取消参赛资格。每件作品仅可参加一个组别中的一个类别的比赛,在不同组别、类别中重复参赛的作品一经发现将被取消参赛资格。 

5、本次竞赛需个人通过参赛系统投稿(特殊情况与组委会联系)。 

 

05竞赛日程

秋季赛

截稿时间:即日起开始征稿202611523:59截稿

评审时间:20262112:00前完成评选公示获奖名单。

春季赛

截稿时间:2026116202643023:59截稿。

评审时间:202651512:00前完成评选公示获奖名单。

获奖作品线上展览:20266月中旬(待定)。

06奖项设置

大赛三个赛道、各组别,分别设立:特等奖、金、银、铜奖以及入选奖、优秀指导教师奖。

1.特等奖10名:奖金1000元、获奖证书、《当代艺术年鉴》杂志收录函(电子版)

2.金奖5%:获奖证书《当代艺术年鉴》杂志收录函(电子版)

3.银奖10%:获奖证书《当代艺术年鉴》杂志收录函(电子版)

4.铜奖15%:获奖证书《当代艺术年鉴》杂志收录函(电子版)

5.入选奖40%:获奖证书

6.优秀指导教师奖(凡指导获奖作品大于5组):荣誉证书 

7.公益赛道排行榜特别奖项:每期积分排行榜,前3可获得公益大使纸质证书,前10名可加3h志愿服务时长

07作品评选

由当代设计师协会聘请摄影协会成员,影像学者研究者、艺术批评家、高校专业老师等组成的专家评委会

创意与表现力:作品在构图、用光、色彩等方面展现的独特视角和艺术感染力。

技术水平:作品在曝光、对焦、后期等摄影技术层面的娴熟程度。

评选流程:比赛评选可大致分为初审(不公示)和终审两个阶段,确保评选的公正与专业

 

08投稿须知

投稿者应保证其为所投送作品的作者,并对该作品的整体及局部均拥有独立、完整、明确、无争议的著作权;

投稿者还应保证其所投送的作品不侵犯第三人的包括著作权、肖像权、名誉权、隐私权等在内的合法权益。对于违反各个摄影类别通行标准和基本规范,足以妨害公序良俗的作品及行为,一经发现将立即取消参赛资格。“妨害公序良俗的作品及行为”包括但不限于可能严重误导公众认知、具有欺诈性质等一切违反法律、道德、公共秩序或善良风俗的情形。若有知识产权、名誉权、隐私权、肖像权纠纷或争议,其法律责任由投稿者自行负责,与大赛主办方无关。 

本次摄影大赛活动主题赛道及自由赛道每组作品收费人民币¥30.00,主要用于作品的评审等活动费用,不包含纸质证书及快递费用。所有作品不退稿,请参赛者自行备份。 

对于所有入选作品,主办、承办方有权在著作权存续期内,以复制、发行、展览、放映、信息网络传播等方式用于与主承办方宣传相关的展示,不予支付稿酬。 

作品获奖结果将在公众号(或网站上)进行刊登、公告。 

本征稿启事解释权属于主办单位。凡参赛者,即视为其已同意本征稿启事之所有规定。

发表回复

后才能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