澳门哪吒非遗焕新彩 | 暨南大学教授指导作品荣获澳门文创设计大赛全国二等奖

近日,备受瞩目的“2024澳门文创设计大赛”评选结果正式揭晓。由暨南大学文化遗产创意产业研究院黄超教授指导,澳门理工大学张文熙、任航等研究生联合创作的作品《基于澳门非遗哪咤信俗的视觉与文化创意产品设计》,凭借其独特的文化创意与精湛的设计理念,荣获本届大赛的全国二等奖。

本届澳门文创设计大赛由国际(澳门)学术研究院创新设计研究所、暨南大学澳门研究院—国际(澳门)学术研究院共建历史文化研究所、澳门珠宝玉石首饰行业协会联合主办,陕西高教创新创业服务部承办。大赛旨在促进文化创意产业的发展,推动粤港澳大湾区文化资源的交流与共享,并鼓励大学生及青年设计师深入挖掘本土文化元素,赋予其现代化的创新表达。

传统文化焕新生,

非遗哪咤信俗融入现代设计

《基于澳门非遗哪咤信俗的视觉与文化创意产品设计》以澳门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哪咤信俗为灵感,巧妙融合了传统信仰、视觉艺术与现代设计理念。作品在符号提炼、配色运用、文化寓意等方面进行了深入挖掘,并通过产品设计的形式,将澳门特有的哪咤文化以更加生动、多样的方式展现出来。其设计不仅展现了澳门本土文化的独特魅力,也进一步推动了非遗文化的传承与创新。

获奖文创设计展示

澳门哪咤信俗源远流长,是澳门重要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之一。早在18世纪,澳门民间就开始崇奉哪咤太子,逐渐形成了独具特色的哪咤信仰体系,并融合本地风俗文化,发展出包括巡游、飘色、印平安符、抢花炮、神功戏等一系列传统民俗活动。2012年,该信俗被列入澳门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并于2014年正式进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名录。

澳门大三巴哪吒展馆

澳门大三巴哪吒庙

本次获奖作品不仅致力于传承哪咤信俗的文化精髓,同时也结合了当代设计趋势,赋予传统元素以新的表现形式。设计团队在作品中运用了现代潮流设计语言,以创新的视觉风格展现哪咤形象,使其更具趣味性与时代感,让非遗文化在年轻群体中焕发新的活力。近年来,哪吒形象在大众文化中的影响力持续上升,特别是2019年动画电影《哪吒之魔童降世》的大热,使这一传统神话人物重新进入年轻群体的视野,成为国潮文化的重要代表之一。更值得关注的是,2025年上映的《哪吒之魔童闹海》更是在全球范围内掀起热潮,票房突破百亿,进一步巩固了哪吒IP的国际影响力。这一热潮不仅促进了哪咤文化的现代化转化,也为澳门哪咤信俗的视觉创意设计提供了更广阔的市场机遇。

《哪吒之魔童闹海》宣传海报

创新融合,

助推非遗文化传播

据指导教师黄超教授介绍,该作品的成功在于团队成员对传统文化的深入研究及其创意转化能力。他们在设计过程中充分考虑了现代审美与市场需求,使传统文化元素得以在日常生活用品中得到创新性应用,同时增强了澳门文化在国际市场的识别度与影响力。

本届大赛共设置了“海洋文化”“澳门文旅”及“非命题”三大赛道,涵盖产品设计、平面视觉、空间设计、新媒体设计等多个类别,吸引了来自全国各地的高校师生及青年设计师踊跃参赛,展示了中国文化创意产业的蓬勃发展态势。

获奖文创应用展示

此次获奖不仅是对暨南大学及合作高校在文化创意领域探索与实践的高度认可,也进一步彰显了澳门非遗文化在现代设计中的无限可能。未来,暨南大学文化遗产创意产业研究院将继续深耕文化遗产保护与创新转化领域,推动非遗元素的当代化表达。研究院将依托粤港澳大湾区的资源优势,联合高校、企业及文化机构,探索非遗文化与文创产业的深度融合,助力澳门及大湾区非遗文化在全球范围内的传播与影响力提升。与此同时,研究院也将积极支持青年设计师和高校师生参与文化创意实践,打造更具市场竞争力的文化创意产品,让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焕发新的生机。

文字供稿 I 黄超 部分图片 I 网络

编辑 I 陈敏 审核 I 陈平

特别声明:本平台图片除自拍外,均搜集自互联网,目的用于学术交流与讨论,无商业用途,如涉及版权问题,敬请留言联系我们,第一时间删除相关内容。

 


 

注:以下内容无关竞赛相关信息。

2024大学生竞赛交流群-7-创赛云第二课堂:874846340

志愿大使活动交流群-7-创赛云第二课堂:874070757

竞赛组队交流群-7-创赛云第二课堂:874760933

英语竞赛交流群|创赛云第二课堂:992021663

发表回复

后才能评论